以高精度自動設備、自動作業,代替部分原設備及手工作業,避免人工作業造成的產品尺寸偏差等,保證產品一致性,滿足高精度要求。
升級改造現有生產線的核心設備、監測設備、傳感與控制設備、軟件與網絡設備等,使生產線及車間之間具有高度柔性化生產能力,滿足未來大規模定制生產工藝能力。
經過對現有設備狀態摸底調查,福耀最終選擇了和核心供應商聯合研發的自主改造模式。首先對所有PLC進行改造,使其具備基本網絡互聯能力,其后通過特定以太網絡,將所有PLC設備互聯,在滿足設備互聯、信息互通的基礎上,保障設備互聯網絡安全性。
無論對哪一種功能化產品的研發,福耀都是通過一條消化、吸收、再創新等的技術路徑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依靠福耀人獨立自主、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質,秉承“做一片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汽車玻璃”的愿景,為全球汽車廠,特別是中國汽車產業提供可定制化的全套解決方案。
2005年以來,福耀對玻璃成型進行大量研究,基于仿真模擬技術,對鍍膜加熱產品進行工藝、設計和控制過程模擬優化,力求最優方法?,F已申請一定數量發明專利并部分獲授權。將在創新路上銳意進取,挑戰自我。
為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能力,生產、運輸、存儲等方面都需要高效、準確識別產品和客戶,合理安排物流資源,滿足客戶交付要求。
因此,需要從銷售接單、產品設計、工藝設計、計劃安排、物料跟蹤、生產準備、生產跟蹤、產品檢驗、訂單發運等環節統一考慮解決方案。工廠從產品和物料的標識開始,利用RFID、條形碼和二維碼,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實物標準化統一標識;同時梳理所有核心業務流程,保障實物流與信息流的一致性,最終實現對大規模個性定制業務的全面支持。
為了達成實現效益的四大因素:更快的上市時間、更低的總擁有成本、更高效的資產利用率和企業風險管理,構建“互聯企業”的愿景是前提條件。福耀通過尋求優秀方案專家、合作伙伴,開發更為開放的工業網絡,將IT和OT成功連接,通過生產過程和業務模型的創新,深入挖掘所有工業或智能資產中的潛在價值,為企業創造切實可見的價值。
- end -